避难——巴身小的由来 夜郎是战国末年至西汉初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或者说仅是一个部落联盟,其存在的时间上限,可上溯自春秋时齐桓公会盟蔡丘前后的牂牁古国,下限至汉成帝河平年间,约为公元前27年前后。其存在的时间,约300多年。《后汉书》,说它“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也即是说今贵州绝大部分,北至川南,西北逸滇东北,南抵今广西田林、南丹,东至湘西皆属夜郎的范围。据史称,汉武帝平南越时,欲调夜郎精兵10万,直下番禺。说“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史记》上记载夜郎民族“耕田有邑聚”,说明它已步入锄耕农业,并与周边地区有贸易交换。秦汉时期,夜郎曾创造了古代西南地区较先进的文明。史书说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故汉武帝平定南越奴隶主反叛时,也欲借重夜郎的十万精兵。正是夜郎一度有过的辉煌,令汉王朝格外看重,才与滇王一道授金印册封。虽然以后夜郎昙花一现的文明因其封闭、虚骄和不能与时俱进而过早地凋谢,夜郎国亦因其胁迫旁小邑反叛中央王朝而遭灭国之灾。《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西汉时代,公元前25年(距今2030年),夜郎国最后的一个王名叫“兴”,与句町王禹,漏卧侯俞举兵相攻,汉朝大臣陈立带兵到兴管辖的夜郎国同亭,用计诛杀了兴,兴的岳父翁指与兴的儿子邪务组织22寨苗民造反,被打败后逃到大深山里躲避。也就是今天的紫云自治县、镇宁自治县、西秀区交界处,夜郎国从此神秘消失。过了250年(东汉末年)又强盛起来,与当时统治西南地区的蜀汉政权发生严重冲突,自感强大的夜郎后裔再次发动了战争。在出征前,将士们为了表示为自己的民族敢于献身的决心和信心,自己动手修了大量的坟墓。夜郎后裔发动的这场战争,以被俘虏几千将士而告终。为了维护这一方的稳定,蜀国国王下令,将夜郎后裔全部发配汉中。于是那些将士自备的坟墓,就成了夜郎后裔躲避发配汉中的藏匿之地,并改装而幸存下来,就是后来传说中的活人坟。现生活在这一带的夜郎后裔就是这些幸存者繁衍而来。那些被发配到汉中的夜郎后裔,近在浙江发现。巴身小的村民王勇说:“他去浙江打工时,遇到了与他们同族的人,语言和服饰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裙子的穿法不同,浙江的夜郎后裔的裙是条纹下垂,也就是竖穿,而巴身夜郎后裔是横穿。浙江的夜郎后裔自称是正苗,把巴身小的称为撒苗(漏落的意思)。而根据《三国志·蜀书》卷十三《张嶷传》记载,与当地传说极为吻合。我们在巴身见到一些残存的“活人坟”墓群遗址,最大的一座长3米,高1米,宽1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地村民介绍,前几年有商人高价收购墓中陪葬的碗碟器皿,大部分活人坟被毁。 我原以为巴身小是苗语的译音,其实不然,它是汉语,但在汉语里又找不到对应的解释。巴身苗语叫“蓊嘝”,“蓊”在苗语里是箐林、森林的意思,“嘝”字是狗嘝水发出的声音。在巴身小人理念里,说的是:很早以前,巴身小人祖先,翻山越岭,连续几天几夜追猎迁徙,在腹空口渴之时,发现这里森林密布,狗嘝山泉,是一个求之不得的生存之地,于是,祖先派定了家的观念,根的观念,派定了与这块土地的深重缘分,迁移定居。巴身小,在巴身小人的心中,是美丽的地方;是他们索取与献身的地方;是他们建家立业,繁衍子孙、其生其死其爱其恨都执著厮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