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竹王、供竹王、竹王陪祭是成年男性一生中的三件大事。请竹王巴身小要杀一头生产过的母猪,请寨邻的亲朋好友吃,以示后人兴旺发达。制作竹王时,一磨(苗语译音,懂礼节、主持法式的人,家传,为朱姓所特有)夫人坐一旁搓麻相陪,一磨一边制作,一边唱歌,表情严肃,声音宏亮,动作娴熟。竹王制作结束后,在一磨的主持下,吹起芦笙跳起舞,其中,请竹王主家夫妇也要跟在队伍后面跳舞,舞是绕着灶台跳的。妻子在前,男人在后,丈夫手端筛子,在晃动筛子的时候,故意碰女方屁股,以击怒对方,双方便打起架来,几个回合后,男方必将女方抱倒在地,方为结束。如若女方占了上风,旁观者就会出面帮忙,致女方倒下。然后由一磨将竹王安放在特定的位置,撒出粑粑粒,意为竹王已经座位,护王的官兵退出。竹王安放好后,祭供的竹王是不能乱动的,必动时要请德高望重,懂礼节的一魔(先生),用鸡敬过后才动。
如果一生中没有“供竹王”,死后没有得“竹片”到祖宗那里去报到,哪怕是80岁的老人,也得不到祖宗的承认。女人头上斜插支撑头发的是竹,直至21世纪的今天,不但居住在深山里的村民供竹王,即使是那些在城市工作的家族成员也要供竹王。不论岁月如何变迁,他们依然固守千百年来不变的夜郎古国的民风民俗。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民俗材料的产生要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在贵州苗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万物崇拜,例如崇拜蝴蝶、鸡、鸭、鹅等,然而镇宁自治县革利地区这支苗族却只崇拜夜郎国的创始人竹王,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特、严密、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祭祀礼仪和民族认同感,这在社会发展中属于高级形态的人文崇拜。
竹王像由专用的刺竹和原麻束成,砍竹时,家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男性去找长成一排对齐的竹子砍,砍一棵有三节。(意为夜郎竹王诞生于三节竹中)长1尺5寸做主竹,砍稍长的一对作为竹挂,砍稍小的30、40或50 根小竹片作为竹枝(竹枝的数由苗民家中祖先的辈份数确定,这支苗族由于没有文字,祭祖时对死去的祖辈名字仅靠心记口背,因此他们祭祖的辈子数一般为3代,4代,或5代,他们称为33、44、或55。) 然后用姑妈家送来的半斤园麻将竹枝和竹挂捆到主竹上端,原麻长的一端象征竹王的头发,短的一端象征竹王的胡须。竹王束好后,就请去在堂屋楼上不能轻易挪动。
男性成人供竹王后,竹王就成了家主人生的依附,人的生死都和竹王有联系。家主活着时受竹王的庇护,死去后要把竹王取下来,由巫师把一对竹证揣在胸间,并告诉亡人:“亡人,你的证揣在胸间,到阴间你要拿出来给祖宗看,有了竹证,祖宗才会承认你。”然后用猪,鸡隆重祭祀竹王后,才把竹王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