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郎国的兴起与消失
夜郎国在历史上存在约二三百年,即春秋战国到西汉末年。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传列》(卷一百一十六)中曰:“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上許之。乃拜蒙為郎中將,將千人,食重萬餘人,從巴蜀筰關入,遂見夜郎侯多同。蒙厚賜,喻以威德,約為置吏,使其子為令”。“西南夷君長以百數,獨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最寵焉”而彪炳史册。
夜郎国的消亡,是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中曰:“至成帝河平中,夜郎王兴与钩町王禹、漏卧侯俞更举兵相攻。牂柯太守请发兵诛兴等,议者以为道远不可击,乃遣太中大夫蜀郡张匡持节和解。兴等不从命,刻木象汉吏,立道旁射之。……大将军凤于是荐金城司马陈立为牂柯太守。立者,临邛人,前为连然长,不韦令,蛮夷畏这。及至牂柯,谕告夜郎王兴,兴不从命,立请诛之。未报,乃从吏数十人出行县,至兴国且同亭,召兴。兴将数千人往至亭,从邑君数十人入见立。立数责,因断头。邑君曰:‘将军诛亡状,为民除害,愿出晓士众。’以兴头示之,皆释兵降。……兴妻父翁指与兴子邪务收余兵,迫胁旁二十二邑反。至冬,立奏募诸夷与都尉长史分将攻翁指等。翁指据厄为垒,立使奇兵绝其饷道,纵反间以诱其众。……时天大旱,立攻绝其水道。蛮夷共斩翁指,持首出降。立已平定西夷,征诣京师”。从此,辉煌的夜郎国在史书记载中突然消失,给历史留下了一个谜。
二、蒙正苗族的由来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紫云、西秀三县(区)交界处居住着一支神秘的苗族,人口约2.5万人。在蒙正苗族有一个悲壮的传说:很古老的时候,因打大仗被打败后,皇帝下来圣旨,不让这支苗族居住在这个地方了,强行把全族迁往汉中去。迁走的头人对押送的官家说:“因路途遥远,老人和小孩走不动,他们跟着走是拖死,死在路上我们不忍心;反正都是死,干脆各家做‘活人坟’,叫他们都去睡在里面,坟盖时留个孔,做点吃的放在枕头的平台上,饿了就在平台上拿吃,我们走的也放心了。” 押送的官家同意后各家就做“活人坟”,把老人和小孩都安排住进了“活人坟”里,毀城烧房后跟着押送的官家走了。年青的走后,老的吃完枕头平台上的东西后有的就闭着眼睛饿死在坟里(因年青的都走了,老了出来没有吃的);有的待官兵走后就从坟里爬出来了;小孩吃完后肚子饿挨不住都从坟里爬出来。现在这支苗族就是从“活人坟”里爬出来的小孩长大后繁衍的后代,故自称“蒙正”,翻成汉语为遗留下来之意。
为什么蒙正苗族一直固守在这个地方呢?迁走的人安慰说:“我们要回来看的”。蒙正苗族就一直固守在这个地方等迁走的人回来看,至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看过。
每个民族在其实践生活中总无法回避“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蒙正苗族中的传说:打大仗是与谁打呢?是哪个皇帝下来圣旨呢?是迁去汉中的什么地方呢?是哪朝哪代呢?汉中是否还有这支民族呢?由于年代久远,大家都不知道了。
常言: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如果没有这些事的发生,怎么在蒙正苗族中有这个传说呢?为搞清以上传说,只有借鉴史书了。
三、诸葛亮七擒孟获与夜郎王族迁汉中
成帝河平中(公元前25年),夜郎王兴被诱杀,兴妻父翁指与兴子邪务收余兵,迫胁旁二十二邑反被打败后就逃跑到现在安顺市镇宁、紫云、西秀3县(区)交界处的深山里躲避。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后又强盛起来了,出了一个很有威望的苗族首领孟获。
《三国志·诸葛亮传》蜀书卷五载:三年春(公元225年),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干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问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祗如此,则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诸葛亮死后南方复反,晋·陈寿撰《三国志》( 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在《张嶷传》曰:“平南事讫,牂牁兴古獠种复反,忠令嶷领诸营往讨,嶷内招降得二千人,悉传诣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