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 当新闻记者久了,有的往往集中精力专注于某一个方面。我并不是说我的这种专注,就取得了如何了不起的成果,也不是说对新闻感到厌倦。做新闻记者肯定要始终培养自己对新闻的兴趣,增强敏感性。但是也难免存在一个弱点,就是虽然眼界拓宽了,行行都接触一下,什么都知道一点,又什么都没有深入下去,容易犯浮光掠影、浅尝则止的毛病。有点像猴子搬包谷,看见一个就想搬一个,结果到头来,还是没有搬到。
近几年来,我一值盯住明代江南巨商沈万三这个历史名人进行考证和研究,渐渐在这个方面积累了许多相关知识,对这个600年前的历史名人,也开始有了一些发言权,并产生许多体会和思考。提起这件事,我在这里表明一点,完全没有要自我吹嘘的意思,而是想通过我的思考供大家分享,给记者同行提供一个参照点,并且知道,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只要想静下心来,对某个领域长期关注,增强对文化信息的敏锐性,盯住线索,坚持不懈,长期关注,就一定会出成果,成为这个方面有发言权的研究者和行家里手。
一、在造星运动中发现一颗古老的名星
现代时尚文化,就是“造星文化”,造各种各样的星。实际上,一年一度的“多彩贵州选拔大赛”,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造歌唱之星、造形象之星、造舞蹈之星。说来也巧,我初次接触沈万三这个600年前的名星,正是文艺部全力宣传“多彩贵州选拔大赛”之时,大家为宣传各类优胜者而激动和欢呼。我在一片星光灿烂面前,又悄悄捕捉到一颗古老的名星。而这颗名星,显然更有重量和级别,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超级名星。
2005年,我参加了由全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组织的“百名记者走进周庄”活动,在那里获取了周庄最敬仰的名人沈万三后半生是在云贵度过的线索后,从而拉开了我近八年来“追星”之路的序幕。
搞旅游业的人都善于利用名星效应来宣传和传播。周庄是最火爆的中国景区之一,一年的门票收入好几亿。他们的宣传中,就是利用沈万三这块名人品牌而名扬天下的,挣得“天下第一水乡”、“中国第一古镇”等许多名份。在周庄,处处有沈万三的影子,沈万三纪念馆、沈万三水上游、沈万三酒楼、沈万三家晏、万三蹄等等。我当时想,如果沈万三也与贵州有关,那该多好呀,贵州借着这人的名,也就可以迅速串红大江南北。
经过几年的苦苦求证和采访,与江苏众多学者交流、研究后终于发现,最初这个想法是对的:沈万三就是贵州的一块历史名人品牌。他在贵州共生活了14年左右,其中,由于其子隐居于平坝天龙,他主要生活在那里,最后88岁终老于福泉县的福泉山。他的遗骨是第五代孙由贵州运回周庄安葬的。
搞清了这段历史,让我十分兴奋。作为一名记者,自然懂得传播的价值。旅游宣传离不开传播,而传播途径无非一是口头传播、二是媒介传播、三就是品牌传播。沈万三在民间就是一个传播载体。我在分析中确立了这样一个思路:我们花大把大把的钱打造名星,就是为了借助名星效应,宣传“多彩贵州”。那么,沈万三不就是现存的一颗名星?而且是一颗在民间600年从末衰落的名星。只要把他的名借过来,对贵州的对外推介,其价值肯定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