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贵州旅游文化 >> 正文

民间舞蹈


  一、苗族芦笙舞
  市境内的苗族芦笙舞种类繁多,参跳人数不一,基本动作较多,大多是生产生活场景的再现。其次,难度较大,技巧性强,以独特的“矮桩功”著称。但,无论哪种形式,均要求舞者边吹边跳,声不断,舞不停,一气呵成跳完所跳舞蹈的全套动作。特别是水城南开、青林一带“小花苗”支系民族的芦笙舞,历史上以技艺精湛、舞艺高难、意味独特、高手云集而著称,在苗族芦笙舞系中形成以技取胜的一大流派,在全省和全国均享有较高声誉,是黔西北苗族芦笙舞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外国人学不了,中国人跳不好”的民间舞蹈艺术。已故芦笙舞表演艺术家张文友和今天在南开、青林一带较为活跃的张绍学、祝兴荣、祝兴志、祝明学、祝兴旭、王贵明、张发喜、王国志、杨贵华等为苗族芦笙舞的代表艺人。
  水城南开、青林一带的“小花苗”支系苗族同胞,因居住地气候寒冷、山高坡陡,给他们的耕种和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和极大不便的同时,在生产劳动中,却练就了他们攀爬灵活的身手以及吃苦耐劳的顽强精神和豪放粗犷的性情。芦笙集体舞为该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其内容有涉及战争、耕种、祭祀、庆祝等,有反映苗族南迁、逃亡、躲避战祸的征战岁月的大小迁徙舞,有在苗家重大节日庆典“赶花场”上跳的花场芦笙群舞,有仿生的箐鸡舞等,其中箐鸡舞已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芦笙集体舞分仪仗类和表演类两种,人数从数人到数十人、数百人不等。舞时要求着盛装出场,服饰统一,尤其是作为仪仗队的舞者,头上还要戴箐鸡尾羽精心装饰的“英雄冠”。
  芦笙集体舞中的大小迁徙舞可以说是一部苗家南征、突围的英雄史诗,其表达出来的悲壮,让人震撼,代表动作“滚山珠”,表演难度极大,只有少数芦笙舞高手才能完成。舞时,舞者下腰成180度的弧度,用头与双足为支点,围着一个倒扣的土碗作自转、公转,且整个表演过程中,笙不停,舞不歇,伴舞者有时数十人、百人同时举步,几百支芦笙齐鸣,场面十分壮观。
  花场芦笙群舞属仪式性混合型集体舞蹈,贯穿于砍花树、迎花树、栽花树、拜花树、转花树、迁花树、送花树等跳花活动的全过程。群舞由主家芦笙仪仗队领头,前面配以耍刀舞棍开道,后面由各寨芦笙手尾随。芦笙手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均以花树为中心绕圈边奏边舞,气势宏大而壮观。舞蹈途中,仪仗队还要对花树下就坐的寨老和贵宾行“芦笙叩拜大礼”,整个气氛庄严而肃穆。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余漫江 文章来源: 六盘水政府网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0-03-19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