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正文

彝族铃铛舞

 


  随后,这种战状舞演变为祭祀告别的舞蹈,成为安抚战死在战场上的战士的灵魂慰济死者的舞蹈。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所以彝族很注重死去人们灵魂的安抚,它用叙述的形式,从歌词上表现死者的生平事迹,同时也用叙述的方式给死者开出一条沿历史上老祖宗的迁徙路线去老祖宗的归宿地的路,好让死者一路上让开荆棘和毛虫的阻挠,顺利到达老祖宗的归宿地,摇响铃铛是通知孤魂野鬼别挡路,铃铛舞的肢体动作力度很大,伴唱的词曲悲壮感人,为的是表现死者亲属沉痛的心情。而铃铛恰恰也成为祭祀中主要的道具。在丧事中使用铜铃和马铃串,有与死者灵魂沟通之意。在很多民族中,巫师也多用铃铛,如朝鲜族巫师用铜铃与神沟通,又如满足萨满行巫术时也系腰铃,这些都用铃声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加上之前所说“铃铛舞”本来是战斗时鼓舞士气和悼念死者的舞蹈,所以其成为祭祀舞蹈合乎情理。祭祀活动中,跳“恳合呗”,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也产生变化,从单一的丧礼舞蹈演绎出来,现在,“铃铛舞”的内容主要表现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经过艺术化处理,内容健康,风格朴实。彝族先民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翻山涉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勇斗豺狼虎豹,然后男耕女作,生息繁衍的大迁徙的壮阔画面。由于彝族有婚嫁、丧葬皆歌舞的习俗,铃铛舞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而得以世代相传,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到今天,彝族铃铛舞历经2800余年而不衰。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佚名 摄影:谢志强 文章来源: 本站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09-09-28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