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琴戏和黔西业余文琴剧团的出现,引起了中共贵州省委和省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1956年5月,黔西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黔西县文琴剧团,贵州出现了第一个专业文琴剧团。
1957年后,各地在黔西县文琴剧团的影响下,相继成立了专业或半专业文琴剧团,并于1959到1960年间举行了两次文琴戏会演,黔西县文琴剧团作为贵州的地方剧种出访了四川,到成都、重庆演出。
1960年2月,中共贵州省委正式将文琴戏命名为黔剧,组建了贵州省黔剧演出团。同年五年,周恩来视察贵州时观看了该团演出的《卓文君》、《西厢记》选场,同年6月,该团带《秦娘美》、《张秀眉》、《红旗食堂》、《女矿工排》、《搬窑》、《佳期拷红》、《葬花》等剧目晋京演出,尔后又赴上海、杭州公演,均受到欢迎和好评。
1960年,贵州省黔剧团、遵义专区黔剧团和毕节专区黔剧团,联合排练了《半把剪刀》、《团圆之后》、《珍珠塔》、《双玉蝉》等其它剧种的优秀剧目,并创作演出了《山高水长》、《人民办案》等现代戏。1965年9月,贵州省黔剧团的《山高水长》,遵义专区黔剧团的《考幺女》,毕节专区黔剧团的《把关》、《开锁》等剧,均赴成都参加西南区话剧地方戏汇演。
黔剧自诞生到80年底,20多年来曾先后创作、改编、移植、上演了大量剧目,其中,改编侗剧优秀传统剧目《秦娘美》,1960年拍摄成舞台艺术影片;创作的彝族历史故事剧《奢香夫人》,在编、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达到新的水平。该剧1979年9月赴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观摩演出,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曾荣获中央文化部戏曲创作、演出一等奖。还有苗族历史故事剧《张秀眉》,以及其它现代戏《山高水长》、《血披毡》、《考幺女》、《把关》等,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搬窑》、《珍珠塔》、《三难新郎》等都受到观众喜爱。
艺术特点
黔剧音乐是在贵州扬琴说唱音乐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革,并从贵州地方其它戏曲剧种以及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逐渐发展而成的。
黔剧唱腔用贵州方言演唱,以贵阳官话及黔西话为代表,属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其声、韵、调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黔剧的基本唱腔均属四句式板式变化体,唱词以七言十言为主,并按尾字平仄偶句押脚韵的规律,形成严格的上下句式。
黔剧唱腔由基本唱腔和其它唱腔两类组成,形成了以板式变化为主,单曲体为辅的综合体制。
基本唱腔在贵州扬琴的七个常用唱腔的基础上,按板式变化体进行归类和发展,形成多系统基本唱腔格局,有扬调腔、二板腔、二黄腔三个腔类:
扬调腔在〔扬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由〔扬调〕、〔苦禀〕、〔反调〕三个唱调构成。
二板腔在〔二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由〔二板〕、〔宫二板〕两个唱调构成。
二簧腔包含〔二簧一字〕、〔二簧快一字〕、〔二流〕三个黔剧传统板式唱腔,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二簧垛板〕、〔二簧摇板〕、〔二簧散板〕、〔二簧干板〕、〔二簧倒板〕、〔二簧夺子〕等板式。
其它唱腔包括:贵州扬琴的部分小调、在民族音乐和黔剧唱腔素材中创作和发展的新腔、合唱与伴唱,共三部分。
黔剧唱腔的连接灵活自如,其连接类型有:基本唱腔扬调腔、二板腔、二簧腔内各板式的连接;基本唱腔与另一基本唱腔的连接,如扬调腔与二簧腔的连接,二板腔和扬调腔的连接;基本唱腔与其它唱腔的连接包括小调、新腔和未归入基本唱腔的传统唱腔;基本唱腔与合唱、伴唱与连接等连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