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畲族粑槽舞为畲族独有的一种丧葬舞蹈,集祭祀、娱乐为一体。一般只用在去逝老人的葬礼上。在当地,凡年龄达三十六岁以上的人去逝都可算是老人。活动时间为死者下葬的头天(当地叫“开子”)傍晚至下葬(当地叫“上山”)之前。如谁家老人去逝而不跳粑槽舞,则大家就不认同他家是畲族人。畲族地区,家家门前都有一个小坝子,粑槽舞就在坝子里跳,而死者就用棺材陈殓在正堂中。槽舞因代代相代传而形成了一套约定成俗程序、法和拍节。其程序入要分为祭祖、跳舞和结束三部分,参加人员仅限男人六名,但具体谁跳并不固定,凡会跳者或想学跳者均可轮换上场,因而跳粑槽舞又是畲族男子展现自身才艺的一个舞台。
开始跳舞前,先由一位巫师(当地称道师)进行祭祖:在跳舞的场坝边上燃香三柱,烧纸三张,口中念念有词,其大意是“列祖列宗,某某人已去逝,即将跟随你们而去,现在我们按传统习俗为他(她)跳粑槽舞,把他(她)送到你们身边……。”然后,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粑槽内,由巫师执棒将其连壳冲烂(当地人认为如不冲烂鸡蛋,则对跳舞者不利,鸡蛋在当地往往被当作“收盅”、“喊魂”等必备之物),最后将粑槽翻扑于地,跳舞开始。
粑槽舞的分工为击木鼓、铜鼓各一人(多为老者),冲粑槽跳舞为四人(多为青壮年),必须在木鼓的指挥下进行,而打击木鼓有一套固定节拍,大多以口诀的形式代代相传,时而击鼓面,时而击鼓身,击鼓面时,跳舞者用木棍冲击粑槽底部,击鼓身时,跳舞者用木棍击打自己左或右跳舞者的木棍,往往有跟不上节拍的要被同伴用木棍打在身上,引来旁观者的一阵哄笑。整个舞蹈分为上下各12小节,在每一节终了时,要按其节次绕粑槽转圈,同时以棍相击。舞到酣处,只见棍棒翻飞,鼓声粑槽声振天,舞者大汗淋漓,甚为壮观。一般跳完一次要需一个半小时,所以一般体力不支或手脚不灵活者往往望而却步,或许也是因此而不让妇女参加。
跳舞一直要延续至深夜,有时甚至到天明,在送亡人上山前还需再跳一次。最后一次跳完,舞者需合力将粑槽翻回来,然后齐声说到:“公(太)得去了。”意为死者已带着祝愿随祖先而去。这时,死者方可被抬去下葬,整个过程结束。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等
相关器具:
1、粑槽,一种槽状木器。畲族过节有吃糍粑的习俗,就是把蒸熟的糯米放入粑槽内,用大木锤捣碎而成。粑槽用质地较硬的整木凿成,一般长约1.3米,宽约0.5米,高约0.3米。
2、木鼓:与普通木鼓不同的是畲族木鼓较长,一般长约0.8米,直径约0.4米,多用桐木凿空蒙上牛皮而成。
3、铜鼓:形似麻江形铜鼓。
4、鼓棒:与普通鼓棒相似。
5、木棍:长约1.5米,直径约0.07米的硬木。
传承谱系
畲族粑槽舞传承不很严谨,以口诀和身教传承为主,本族的人只要勤学,有悟性者均可学,多以在聚居地内同族老少间传承。主要传承人有:
六堡村:
赵传亨 男 六堡村老圩头组村民
赵华甫 男 六堡女子学校校长
岩莺村:
吴光台 男 岩莺村村民
吴光智 男 岩莺村村民
吴和方 男 岩莺村村民
吴和勇 男 岩莺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