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区域
苗族姊妹节分布在台江县的施洞镇、老屯乡和施秉县的马号乡,1万余户,5万余人,98%以上的人口皆于苗族。
历史渊源
苗族姊妹节,是汉语对这一苗族传统文化的称谓。苗族姊妹节,当地苗语方言称为“垄嘎粮”,“垄”意为吃,“嘎”意为饭,“粮”意为了确姊妹、朋友之聚的心愿。
苗族姊妹节是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以年轻女子为主体的传统婚恋的一种节日聚会方式,世人誉称为情人节。苗族姊妹节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苗族居住在长江流域、环太湖地区先民们情爱婚恋生活的历史。对苗族姊妹节的来源,尽管传说很多,但当地有一首民歌唱词大意是这样途述的:“我们原来住东方,那里水天连成片,姑娘多得起堆堆,年年都吃姊妹饭。为了逃生向西迁,长别出嫁的姊妹,不知哪年才复还。我们来到新地方,我们还要邀起来,年年来吃姊妹饭,不忘我们姊妹情。”此外,当地的一个民间传说又道:“原来苗族住在东方水天相连的地方,后来人口增多,生活困难,有一部分人要向西方迁移。但是,已经出嫁的姑娘不能回来,就把他们接回来同姊妹们一起捞鱼虾聚餐(当地方言叫“打平伙”),团聚几天后,嫁了的回婆家去了,未出嫁的也嫁了,要迁的也走了。”由此可见很早以前苗族早已有吃姊妹饭(姊妹节)的习俗,在苗族社会,不管迁徙到何处,这种古风遣俗在历史发展中固定成一种方式,一直传承至今,尤其在“苗疆腹地”——台江县,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