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德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跨东经107°38′至108°25′,北纬28°至28°38′。东邻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接思南县,西靠凤岗县,北插务川、沿河之间,是湘鄂黔渝边区县之一。全县辖20个乡(镇),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占63.29%。
全县地势西北部高、中部较为平缓,东南部较低。地面起伏较大,山脉绵延,沟壑纵横,河流密布。最高峰为西部羊角脑主峰,海拔1534米;最低处是东部的乌江河面,海拔320米。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县境内武陵山系和娄山山系以乌江为分水线,分隔为东西两部。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由于受复杂的地势影响,形成阴雨多、云雾多、日照少、春温多变、秋凉剧降、
伏旱频繁的气候。
分布地域
德江县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
历史渊源
德江古为南蛮之地,战国时代属巴、楚,元代以后设水特姜长官司、水德江长官司,明万历33年(公元 1605年)改置安化县,属思南府附郭。清光绪8年(公元1882年),安化县治所迁移于大堡,即今德江县城。
民国2年(1913年),安化县改名为德江县。
德江自古为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使德江傩堂戏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保存十分完整。
德江傩堂戏渊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依然保留着比较原始的文化形态。
它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
它是原始巫祭活动融合民间歌舞艺术,逐步衍变而形成的一种古老戏种。演出目的是为了驱邪纳吉、酬神娱人,祈求人丁兴旺、家宅平安、老人高寿、小孩顺利成长等。因该戏剧主要在愿主家的堂屋内,由傩艺外坛师(专司编扎工艺的匠人)或傩艺师们布置的“傩堂”中表演,故名傩堂戏。
德江傩堂戏在明朝已见于地方史志。明《嘉靖思南府志•风俗篇》载:“有蛮夷•••信巫屏医,专事祭鬼”,清《思南府续志•风俗篇》:“祈禳各以其事,祷神逮如愿,则报之牲醴酬者, 有以采
戏酬者……冬时傩亦间举,皆古方相逐疫遗意。”德江时属思南府管辖内的一个县。说明在明代中期傩堂戏已经十分盛行。
长堡乡傩艺人周兴尧保存的祖师传承法器,四个法铃和一个铜香炉均为青铜器,香炉底部铸有阳文“宣德元年制”(公元1426年),距今已有579年。
煎茶龙溪云峰山傩坛班子所传《历代祖师歌》,亦称《神母子》,所唱师名160余人;泉口陈氏师坛所传80余人,潮砥龙桥所传《历代师传谱谍》80余人。
境内一座明洪武五年的黄氏傩艺人碑记,载其已为第46代传人,墓上 “七仙”及“三元和会”等石雕图案,都是傩戏人物妆扮;煎茶龙溪朝大坟葬有一位傩戏艺人,其墓碑上刻有该坛代传师名24人(到他本人为止)。从以上资料看,德江境内自古就有傩堂戏活动流行。
德江古为南蛮之地,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于此,毗邻重庆、湖南,深受巴楚文化影响。德江傩堂戏的开坛法事中,傩艺师的唱词有“我祖原是湖南、湖北人,来到贵州显威严”;在《甘生赶考》戏中,甘生唱道:“家住湖广西连县、西湖村、甘家花园”;在《李龙》戏中,柳三自称:“家住湖南金山县柳家坪村”,杨泗称:“家住湖北思州杨家坪村”。在德江傩堂戏唱词中还经常提到“五姓之人”。据《后汉书•南蛮西夷传》载:“巴郡、南蛮郡”,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覃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
在德江傩艺师的“师坛图”上,有的还明确记载其祖师来自湖北或湖南。综上所述,德江傩堂戏主要是从湘、鄂、渝等省市的土家族地区传入,并融合当地地域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
德江傩堂戏是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传承。改革开放后,这一古老戏曲得到了抢救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