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傩堂戏音乐
德江傩戏音乐分两部分;唱腔,锣鼓曲牌。不少仪事中还有
牛角、响铃、铃子等插入渲染气氛。
1、音乐来源,傩仪所用唱腔系傩堂戏唱腔的本源,其来源有本地民歌,有神歌。
2、德江傩堂戏音乐主要有羽调式和征调式,有单乐句,上下乐句,四乐句和复乐段组成的旋律多见。同时在音乐中常常出现数板夹唱类的结构出现,为旋律的发展增添了色彩。
3、德江傩堂戏的调式,旋律特点,唱腔中常见骨干音有:512、613、216、565等在旋律中比较突出。征调式常见的进行是:236、365、216、532、231、132、232、165。羽调式常见的进行是:616、126、231、162、262、216。
4、节奏特征:在傩仪部分,多见规整节奏,很少有拖腔,落音大多是16‖32‖66‖65‖。这类唱腔节奏明快,跳跃,舞蹈节奏较多,进行强烈。正戏部分的旋律有了变化,常出拉长旋律演唱,节奏上有了突破。
5、语言和旋律特点:德江语言按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发音,很多字不准确,姓线不分,按德江话唱傩腔,没有倒字的感觉,如果按普通话演唱,倒字现象很多,这也说明德江傩戏音乐的原始因素较大,由于德江傩堂戏音乐粗犷,豪放,旋律起伏性较大,除跟德江传统的生产内容和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相吻合外,更重要的是语言与旋律的依赖关系。
6、演唱和润腔特点:傩仪事音乐部分的演唱注重轻唱,因为是请神、祭神、演唱时比较真诚,有礼,叫“轻声细唱,有礼开坛”,傩戏唱腔的演唱就不一样了,因为有剧情,人物的出现,演唱时都按人物个性要求。
7、乐队的编成和伴奏手法:乐队编成一般三至四人,如果技术高一点,一个可以演奏钹、锣、小锣、一个打鼓,两人就能完成伴奏任务,通常是鼓师指挥。伴奏曲牌有闹台、二外锤、懒三锤、击板等,节奏进行是××× ×× ︳×× ××‖。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等
一、德江傩堂戏的面具
面具是德江傩堂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刻画傩戏人物性格特征和面部神态的主要道具。面具除了在戏中扮人物外,还具有独特的艺术观赏价值,农村还用以作驱邪图腾挂在大门上或房中。这里只简介十二面最具特色的面具。
1、唐氏太婆
唐氏太婆又叫唐氏仙娘(有的傩坛唐氏太婆与唐氏仙娘为两人),是傩堂戏中最重要的神祗之一,其职司是打开桃园三洞请出24个面具。唐氏太婆面具为老妪造型,头梳发髻,满面皱纹,慈眉善目,面带微笑,手法写实,是典型的农村老妇形象。
2、仙锋小姐
仙锋小姐又叫先锋小姐,专司傩堂催愿和勾愿之职,是正戏《大王抢先锋》中的主角。仙锋小姐面具为小旦造型,头戴凤冠,面目丰润,弯眉秀目,樱桃小口,端庄美丽,与唐代的菩萨像颇为相似。
3、甘生八郎
甘生八郎又叫甘生,是正戏《甘生赶考》中的主角。在傩堂中的职司是为愿主还愿领牲。甘生八郎面具为小生扮相,头戴冠帽,冠顶有一小圆顶,五官清秀,耳朵硕大,一副书生的模样。
4、歪嘴秦童
歪嘴秦童简称秦童,又叫勤童或琴童,是正戏(甘生赶考)中的丑角。在剧中秦童机智幽默,妙语连珠,有时还耍一点小小的无赖,充满了喜剧色彩。秦童面具为小丑造型,头梳歪髻,斜眉歪嘴咧牙,逗人发笑。
5、开山莽将
开山莽将又叫开山猛将,简称开山,是傩堂中最凶猛的镇妖神祗之一。他手执金光钺斧,专门砍杀五方邪魔,为人们追回失去的魂魄。开山莽将为一凶神形象,头生双角,嘴吐獠牙,眼睛凸突,眉如烈焰,造型怪诞,神采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