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据史书记载:苗族先祖“九黎”部落原居黄河流域,由于在与外族争战中多次败北,逐渐西迁,部分支系进入今贵州境内。其中一个自称为“谋(mou )”的支系(他族称为“花苗”)定居在格洛格桑(今贵阳)。若干年后在四月八日那天,外族入侵,首领格波录牺牲,城池土地尽失,苗族部众败退到花仡佬(今花溪)等周边地区,经过十年生聚,苗民在格波录的女婿祖德勒带领下反攻格洛格桑,由于配合失当,苗民再次败退到花仡佬等周边地区,祖德勒战死,这天也是四月八日,为了纪念两代民族英雄,苗族每年四月八日那天,要在他们捐躯之地——今贵阳喷水池举行盛大的“跳花场”纪念活动。这一天苗族要身穿挑花盛装,为了追念失去的花园,她们在服装上挑绣有失去的城池和土地,以及在那里生长的庄稼、牲畜以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背搭(苗语称为“格棒”)上还绣有一颗败退时没能带走的“苗王印”。
如今“四月八”节已成为民族团结的盛会,也是苗族男女择偶的最佳场合。苗族挑花不但具有美化自身的功能(节日盛装),还成为苗族妇女对子女呵护(背扇)、对情人爱恋(花带),对逝去亲人追念(寿衣)之情的载体。
从现存的实物来分析:这支苗族原先主要用蜡染来装扮自身,由于发现挑花色彩更丰富,表现力也更强,开始在蜡染图案底纹上制作挑花,后来挑花逐渐从蜡染中脱胎出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成为这支苗族装扮自身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