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玉屏箫笛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箫笛的典型代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以生长在玉屏县境内的一种特有的水竹为原料,经过取材、制坯、雕刻、成品4个工艺流程,制作工序繁多复杂,且均采用手工制作。箫制作有24道工序,一般笛有22道工序,调音笛有38道工序。
一、取材
制作玉屏箫笛的材料要求非常严格,须采用一种特有的长在阴山溪旁少见阳光的水竹为材料。这种竹子竹节长、肉厚,通根粗细基本一致,拇指般大小。
砍竹时间也很讲究,须在立冬后两月内为好。这时的竹子含水和糖份少,做出的箫笛不易开裂和霉变。
选取的竹材须杆直,头尾大小(取材部分)匀称,竹节稀(30公分以上),且生长三年以上的水竹。制作玉屏箫笛的材料多取自于本县的飞凤山和太阳山上。这两山上生长的一种质地极优良,产量不多的黑紫竹,更是制作高档产品的好材料。
其环节有4道工序。选材、下料、烘烤校直、检验入库。
二、制坯
1、选材、下料。根据须制作品种的长度、粗细,挑选符合要求的竹材下料;
2、刨外节,也称粗刨。就是刨平竹子的节头部分;
3、刮竹。将竹材刮去外皮;
4、通内节、打头子。
5、再次烘烤加热校直(称为精校);
6、刨二道节(也称精刨);
7、弹中线,滚墨线;
8、打音孔;
9、水磨;
10、修眼。
箫的制作须增加“开叫口”“开花窗”二道工序。
制坯工艺中,以传统扁箫制作过程中的夹扁竹和开叫口最为关键。夹扁竹技艺为当前国内箫笛制作仅有的一项绝艺。解放前,这一绝艺属郑氏专有,秘不外传。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得以公开。
夹扁竹是处理生竹的一道工序。系用柴火将竹料烤“熟”,用铁钳从头至尾依次轻夹竹管,使之渐成椭圆形扁竹,并以木夹校直。“叫口”即箫的吹孔,开得不适、音量、音色、音准都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