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喔……窝喔……”
躺在贞丰县者相镇三岔河风景区望湖宾馆二楼206室松软的席梦思上,听到这嘹亮清凄、声震寰宇的鸣叫声,立即在脑子里闪出几个镜头:
镜头一:“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当年,李白写《宣城见杜鹃花》一诗时,也是暮春季节,正是杜鹃啼血,杜鹃花开的时候,此情此景大约也与之相似吧。
镜头二:蜀王望帝让位于开明,去于西山,化为杜鹃鸟,又名杜宇。此鸟春则啼,血渍草木。杜鹃始啼时,杜鹃花开,有说花色为鸟血所染,映红山林、故称映山红。——《蜀王本记》
杜鹃鸟?杜鹃花?这两个至美至纯的意象在我的脑海里交替出现,有若两条金蛇,诱我起床寻鸟观花。
烟雨迷蒙、晨曦微露。顾不得拿伞,一路小跑,直奔三岔湖边的虎山。
虎山在三岔湖西侧,是一座二十余米见方的石山,正面一巨大的“虎”字嵌入山石,周围还有数十个不同风格、不同字体的“虎”字构成群虎图。据说这座虎山的“虎”字是咸丰年间当地苗民起义领袖杨树森驻军三岔河时所书。杨当年睡虎帐、坐虎皮、练虎字,在山崖上写了一个巨大的“虎”字以壮军威,因笔力遒劲,成了一景。后来贞丰县向四方贤达征集得六十六个虎字镌刻于石山上,便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虎”山。上虎山还得过虎门关,上有六角亭,修竹茂林,异香朴鼻。有诗为证:
将军作古百多年,
虎字摩崖寻杜鹃。
子归啼血三岔河,
翠湖绿岛有神仙。
“窝喔……窝喔……”
烟雨迷蒙,杜鹃声声,长吁短叹,玉音袅袅。寻声细辨,追逐着悲壮凄美的声音来到三岔湖畔。
三岔湖由头猫河、那摩河、坡作河汇集而成。湖水清彻见底,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湖边有七仙树,树干笔直,脸盆粗细,并蒂生长,如七星拱月。湖畔竹叶飘飘,柳动柏静;岸上草木幽幽,鸟语